1:手腕:
腱鞘炎腱鞘炎主要發生在西方式正手持拍手手腕以及雙反手的輔助手。眾所周知,西方式正手在擊打腰部以上肩部以下位置的底線球最舒服,當對方回球偏淺或彈跳較低(例如削球)時,使用西方式正手擊球時,拍面朝向地面,觸球時拍面不能垂直地面,這時候必須是球拍強力向上向左揮出,以保證球可以被拉到一定的高度保證過網,也就是所謂的甩腕。
相對于東方式正手的用手掌打球,西方式正手擊打低淺球時,幾乎是用右勾拳的拳峰來打球,尤其是擊球時重心較高時。這樣一來,當你使用西方式握拍面對一位正手使用東方式握拍,反手又較多使用削球時,你的手腕將承受很大的壓力。如果你的周圍這樣的選手很多,你的手腕將長期承受壓力,如果你的手腕力量不夠,時間一長手腕將很容易受傷,如果你每周打兩次以上的網球,傷病處將得不到休養,長久下來將積小傷為大傷。受傷的部位主要表現在手腕外側橈骨頭的兩側韌帶發炎引起疼痛。治療方法,養!減少打球次數;嚴重的選擇手術。
建議:
在選擇西方式正手擊打底線有必要輔以手腕的力量訓練。如果你還沒開始經常性的打球,最好嘗試改變握拍法。如半西方或東方式正手握拍法。此外部分選手在雙手反拍時,以右手握拍為例,左手手腕也出現傷病,如大家熟知的safin, clijsters, 大部分是由于左手力量不足,而擊打反手球時一味加大回球力度,是左手手腕震動和沖擊過大造成的。
2:網球肘
網球肘的發病原因眾說紛紜,有人說是動作不規范,有人說單手反拍使得手臂壓力過大等等,國際上很多運動醫學專家都宣稱網球肘傷病形成的原因很復雜。既然醫學上尚無定論,我們也不必再做更多的探討。
網球肘的表現和預防方法:
表現:
網球肘的痛點在正手持拍手臂的外側,距離肘尖一寸的位置。疼痛主要表現在端杯子,用力擰毛巾時無力且伴隨疼痛。
預防:
打球合理發力,放松持拍手臂、肩、準備回球時左手協助持拍,多運用全身的力量,配合以合理的腳步;擊球時手臂略彎曲;擊球點不要過晚。如果你已經得了網球肘,必須放下球拍找醫生治療,在醫生的選擇上,最好是中醫,西醫的方法已經證明效果是不明顯的。
3:肩部韌帶拉傷
肩部韌帶是連接大臂和胸背的紐帶,很容易受傷,但在網球運動中多是由發球而引起的。發球動作不規范,發力不正確卻要追求大力的發球,致使肩部壓力過大,產生酸痛,日積月累造成傷病。因此在你想提高發球時最好找一位好教練幫你。
4:背部肌肉受傷
背部的肌肉群復雜,很容易在打球的過程中受傷,通常發生在熱身不夠迅速打球造成的,發球是最主要導火索。做好打球之前的熱身,調整好打球前的身體狀態,減小打球(尤其發球)的密度,背部輕易還是不會受傷的。
5: 臀部肌肉拉傷
臀部肌肉發達,肌肉結構簡單,受傷的機會不大,多發生在球齡很長、且年齡>30的選手身上。受傷的幾率不大,但由于部位的緣故很難痊愈,因此有效的預防顯得十分重要。加強日常的無球訓練,強健身體的素質。
6:膝蓋十字韌帶及副韌帶疲勞性損傷
膝關節可能是人類最重要,一生中工作強度最大的關節,也是最容易受傷的關節。綜上原因,做好膝關節的保護尤為重要。低溫時做好膝關節的保暖;選擇有減震設計專業網球鞋;盡量減少急停急轉;減少在水泥地面或摩擦力大的場地上打球。
7:腳踝挫傷、扭傷腳踝
關節和腕關節相似但承受的壓力大得多,因此選手在大范圍跑動或急停急轉很容易造成腳踝的受傷,網球鞋的不合適也會造成受傷,所以盡可能選擇專業的網球鞋,減少受傷的幾率,打球時也要注意保護腳踝。要知道職業運動員多數在比賽前都會給腳踝位置打上繃帶,而像休伊特、張德培這樣的奔跑型選手都會帶上護踝。在練習多球時,注意清理腳下的球,避免踩到球引起踝關節的翻轉扭傷。
8:跟腱韌帶拉傷
跟腱韌帶在人身體由靜止開始啟動時承受最大張力,但通常跟腱十分粗壯,只是在熱身不充分或長期疲勞才會引起跟腱的拉傷或者發炎。
9:大腳趾末關節挫傷以及腳趾甲脫落
腳趾的受傷均是由球鞋的不適以及襪子的穿著不當而引起的。
如何選擇適合你的網球鞋呢?
1,大小合適,在下午或晚上腳最大的時候買鞋,試穿后,后跟應有一個手指的距離為穿著運動鞋的最佳尺寸。
2,腳前部的空間要合適,不能過緊,也不能過松。
3,如果你的腳比較窄,而且已經選購了比較寬大的網球鞋,可以穿兩雙以上的襪子來填充鞋前部的空閑空間。在保證動作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的同時,采取有效的輔助鍛煉和熱身運動,對容易產生傷病和有傷病跡象的部位給予有效的保護和及時的治療是避免網球運動發生傷病的有效手段。積少成多,日積月累,小的傷病很可能嚴重,影響你從事網球運動和健身,進而影響你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因此傷病不可小視。有計劃的練習、求教有經驗的教練或高手、循序漸進,才是你長期進行網球運動唯一的途徑。